通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投融资机制和林场建设经营管理体制三大创新,从2018年开始到2025年结束,我省将开展为期8年的湟水规模化林场试点建设工作。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5.9万公顷(238万亩),森林抚育18.9万公顷(282万亩),退化林修复25333.3公顷(38万亩)。
作为全国首批三个规模化林场试点之一,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规划总面积23.8万公顷(357万亩),规划区域为西宁市区及所辖湟源、湟中、大通3县,海东市乐都区、平安区和互助、民和2县湟水河及其支流两岸山体,辖区涉及2市、7县(区)、79个乡镇,总人口约353万人。
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一年多来,省林草局以增绿增收为目标,以《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建设试点规划(2018-2025年)》为建设蓝图,通过设立机构、编制规划、发行专项债券,吸引社会捐赠、创新造林机制等具体举措,着力创新规模化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投融资和林场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有力促进了湟水规模化林场试点建设,对探索新时期大规模国土绿化和西北高原干旱地区规模化林场建设成功经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国家试点要求,省林草局积极探索针对湟水流域国有林场管理总场、分场、林场三级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的森林资源经营监管体制;探索实现湟水流域国有林场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管理;结合地域特点,探索以委托营造林与管护为主的集体土地管理利用新模式,明确了在委托期内,湟水规模化林场享有被委托集体土地的经营权,并开展以森林资源管理、营造林、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森林管护、抚育、林草产业建设等,通过30年委托建设,真正实现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
此外,吸引多元融资,实现林业投融资机制创新,2019年7月18日,青海省林业生态专项债券(一期)作为全国首支林业生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发行金额1亿元,期限为7年,利率3.44%,用于湟水规模化林场建设,林业生态专项债券在全国债券发行市场尚属首例。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规模化林场建设,加强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力度,成功引进“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落户湟水规模化林场。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982万元,开展“蚂蚁森林”柠条公益造林1400万穴,共8400公顷(12.6万亩)。
同时,激发植绿护绿爱绿新动能,建立起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造林绿化新机制,根据我省实际推行“先建后补”造林政策,政策的实施,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通过营造林工程增加贫困农民务工收入,达到增绿增收的发展目标,实现了我省造林绿化机制创新。2018年至2019年,在湟水规模化林场范围内累计实施“先建后补”人工造林43333.3公顷(65万亩),全面完成了既定的年度造林任务。(记者 叶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