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花木产业并未遭遇“寒流”
发布者:韩凤阳 项宗雨 发布日期:2004-07-05 点击次数:762564
最近一段时期,由于粮油和蔬菜等价格的居高不下,加之今年不少地方免征农业税,中央增加粮食直补和部分地方实行粮食作物良种补贴,以及近期本地的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花木销路不畅、市场价格较低,使本地一些花农心里发怵,认为从此花木将走入低潮,种花木不如种粮、种蔬菜划算,甚至有个别花农要毁花木还粮、还菜,似乎花木生产又遇“寒流”,市场行情将走入低谷。
带着这一问题,笔者最近专门到江苏省沭阳县新河、颜集、扎下等全国、全省有名的花木之乡进行了调查走访。看到的实际情况是,种花木效益仍很高。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目前不好销、价格较低只是暂时现象,其它花木如红叶李、龙柏等行情仍然走俏,种花木效益并不低。笔者在沭阳县“中国花木之乡”颜集镇堰下村采访了花木大户林茂支,她说,今年她种了10多亩金叶女贞,一开始价格还可以,一年生的小苗每株都在2毛钱以上,后来价格有所降低,最低降到8分钱一株,降到如此低的价格本地已无人卖苗了。但即使是8分钱一株,因每亩可以扦插到5万株苗,每亩收入也在4000元左右,而且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绿篱灌木需求量较大、每个绿化工程都需要上百万株,除沭阳外其它地方繁育的量较少。在该镇的龙埝村花木基地上,也有不少人告诉笔者,他们繁育种植了常规花木如月季、大叶黄杨、广玉兰等,收入也比较可观,仍然高出粮油作物、蔬菜的效益。
为什么有的花农对花木生产持否定态度呢?当地花木园艺站站长仲几初介绍:之所以种花木效益低,首先是与粮油作物、蔬菜生产的比较效益没有过去高,而且种花木投入又多,种粮等投入则较少,如去年春天和前年种花木效益是种粮油作物的10倍以上、是种蔬菜的5倍左右,而今年由于粮油蔬菜涨价,种花木仅是粮油作物效益的4倍~5倍、是蔬菜的2倍~3倍;其次,仍有少数花木中间商在收购苗木时压级压价,仅仅执行当初签合同时的最低保护价,而没有随行就市;再次,有少数干部(包括少数轮岗创业或在岗兼搞花木种植经营的县乡干部)因本地去年雨水较多,不少花木被淹死,失去了信心,怕担风险,宣传不够,致使花农心里茫然,不知所措。
花木市场的行情是好是歹,有关企业特别是花木经纪人和营销企业、绿化园林公司等最清楚:不久前苏州一家花木绿化单位的王老板在致扎下镇花木协会的一封信中这样说,城乡绿化需要的花木不但没有过剩,反而严重缺少货源。该绿化公司去年签订的龙柏、紫叶李、樱花、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广玉兰、月季等500多万株苗木,只兑现了2/3。说到此,镇园艺站也有苦衷,去年该站与南京一绿化公司、哈尔滨一绿化企业等签订的一大笔花木合同也因种植面积不足或标准不够而中途“流产”。
面对如此窘境,一些精明的花木企业采取了“放水养鱼”的办法,就是先预交订金或是先提供种苗,帮助种植,然后再上门收购,让部分花农吃下“定心丸”。新河镇桐槐等村今年初计划繁育2000多亩龙柏、紫叶李、国槐、金边黄杨、红叶石楠、黄栌、雪松等苗木,有关绿化企业就事先把所需的种苗分给花农,或每亩以100元的标准,将预付订金提前发放到花农手中,并聘请有关专家和园林技术人员给花农讲解繁育种植技术,发放技术资料等;手握种花木的订单,又拿到订金,花农们看到了希望,可以放心大胆地种植花卉苗木。
在该镇周圈村种花大户葛恒标的花圃旁,葛恒标向笔者算了这样一笔帐,他去年春天栽植了30多亩雪松和高干女贞小苗,投资了6万多元,这些小苗需要4年~5年长成大规格苗才能上市,眼下虽然没有见到利润,但他已在花圃内套栽了龙柏、沙地柏、瓜子黄杨、红叶石楠、万寿菊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绿篱灌木和盆栽草花等,这样最多两年就可收回投资;以后大规格苗木每亩最低收入也在4000元以上,种花木远比种粮油作物、蔬菜效益高得多。他对种花木前景非常乐观,坚定地表示不会去毁花种粮、种菜。该镇桐槐村已引进10多种名贵特色花木新品的张士元劲头则更足,他很信奉“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转、人下我上”的种花理念;他计划在现有种植花木70多亩的基础上,再增加30多亩金边扶芳藤、樱花、紫叶矮樱、香花槐、红叶椿等特色花木面积,争当“花乡”沭阳花卉苗木繁育种植的“大哥大。”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